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—— 携手防控基孔肯雅热的告知书

发布时间:2025-10-13    编辑:文有森    点击:[]

亲爱的老师、同学:

正值师生返校高峰,气温升高、降水增多,蚊虫活动频繁,为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在校园内发生与传播,保障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和正常教学秩序,医务室特向大家发布本防控告知书,普及相关知识并提出防控建议。

一、认识基孔肯雅热

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(俗称“花蚊子”)叮咬传播,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。该病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(体温可达39℃以上)、剧烈关节疼痛(常累及手、腕、踝、膝等关节,部分患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,故有“断骨热”之称),还可能伴有头痛、肌肉疼痛、皮疹、恶心呕吐等症状。多数患者病程约1-2周,预后良好,但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。

二、校园防控重点措施

(一)做好个人防护,避免蚊虫叮咬

1、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频繁的时段(清晨、傍晚)长时间在户外(如操场、绿化带、积水区域附近)停留。

2、外出时穿着长袖上衣和长裤,选择浅色衣物(蚊虫对深色衣物更敏感),并在暴露皮肤处涂抹含避蚊胺(DEET)、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,衣物上可喷洒驱蚊酯(IR3535)等驱虫剂。

3、宿舍、教室、办公室等室内环境应安装纱窗、纱门,使用蚊帐(尤其夜间休息时),必要时可使用电蚊拍、灭蚊灯等工具灭蚊。

(二)清除蚊虫孳生地,切断传播链

蚊虫幼虫主要在积水容器中孳生,清除校园内外的积水是防蚊灭蚊的核心措施:

1、宿舍区域:及时清理阳台、窗台、花盆托盘、水桶、饮料瓶等容器中的积水,定期检查空调外机、地漏、排水沟等易积水处,保持干燥;废旧轮胎、闲置花盆等物品需倒置存放,避免积水。

2、公共区域:教室、图书馆、食堂等场所的清洁人员需定期清理绿化带中的落叶、杂草,疏通排水沟,确保雨水不淤积;操场、垃圾桶周边等区域避免堆放杂物,防止形成积水。

3、个人注意:不随意丢弃矿泉水瓶、易拉罐等容器,避免在室外留存积水(如晾晒的水盆、未盖紧的水缸等)。

(三)做好健康监测,及时就医报告

1、若出现突发高热、关节剧烈疼痛等疑似症状,应立即停止上课或工作,佩戴口罩前往医务室初步筛查,或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活动史和蚊虫叮咬史,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。

2、确诊患者需遵医嘱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,隔离期间避免被蚊虫叮咬(如使用蚊帐、室内灭蚊),防止病毒通过蚊虫传播给他人。

3、师生发现疑似病例或校园内蚊虫密集时,可及时向医务室或后勤部门报告,以便开展针对性灭蚊和防控工作。

(四)合理调整饮食,增强身体抵抗力

虽然饮食不能直接预防基孔肯雅病毒感染,但均衡营养、科学饮食可增强机体免疫力,降低感染后重症风险,具体建议如下:

1、保证优质蛋白摄入:蛋白质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建议每日摄入鸡蛋、牛奶、瘦肉(如鸡胸肉、瘦牛肉)、鱼虾、豆制品(豆腐、豆浆)等,帮助维持免疫细胞功能。

2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:维生素C(如橙子、猕猴桃、西兰花、青椒)可促进抗体形成,维生素A(如胡萝卜、菠菜、南瓜)有助于维护黏膜屏障(皮肤、呼吸道等防御蚊虫叮咬后的第一道防线),建议每日摄入300-500克新鲜蔬菜和200-350克水果。

3、补充抗炎、护关节的营养素:基孔肯雅热常伴关节疼痛,日常可适当食用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(如深海鱼、亚麻籽、核桃)、含硫元素的食物(如洋葱、大蒜、鸡蛋),帮助减轻关节炎症反应(注:发病后需遵医嘱饮食,不可替代药物治疗)。

4、保证充足水分摄入:高温天气易出汗,每日应饮用 1500-2000 毫升温开水,避免过量饮用含糖饮料或冰镇饮品,以防刺激肠胃影响消化功能。

5、注意饮食卫生:不吃生冷、变质食物,生熟食材分开处理,食堂就餐或外卖选择正规渠道,避免因肠道感染降低免疫力。

三、校园保障措施

1、医务室将加强对疑似病例的登记监测和管控,协助做好病例排查与转诊。

2、后勤部门将定期对校园公共区域(绿化带、下水道、垃圾桶周边等)开展统一灭蚊行动(如喷洒低毒杀虫剂、投放灭蚊幼剂),重点清理积水孳生地。

3、学校食堂将合理搭配膳食,提供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的菜品,保障师生营养需求。

4、学校将通过宣传栏、班级群等渠道持续普及防控知识,提高师生防范意识。

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,关键在于做好“防蚊、灭蚊、强体质、早发现、早治疗”。让我们共同行动,从自身做起,清除积水、防范蚊虫、均衡饮食,携手筑牢校园健康防线!

如有疑问,可咨询校医务室:[0771-5900825]

南宁学院医务室
发布日期:2025825





下一条:预防流感,一起行动

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—— 携手防控基孔肯雅热的告知书

2025-10-13   编辑:文有森    点击:[]

亲爱的老师、同学:

正值师生返校高峰,气温升高、降水增多,蚊虫活动频繁,为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在校园内发生与传播,保障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和正常教学秩序,医务室特向大家发布本防控告知书,普及相关知识并提出防控建议。

一、认识基孔肯雅热

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(俗称“花蚊子”)叮咬传播,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。该病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(体温可达39℃以上)、剧烈关节疼痛(常累及手、腕、踝、膝等关节,部分患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,故有“断骨热”之称),还可能伴有头痛、肌肉疼痛、皮疹、恶心呕吐等症状。多数患者病程约1-2周,预后良好,但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。

二、校园防控重点措施

(一)做好个人防护,避免蚊虫叮咬

1、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频繁的时段(清晨、傍晚)长时间在户外(如操场、绿化带、积水区域附近)停留。

2、外出时穿着长袖上衣和长裤,选择浅色衣物(蚊虫对深色衣物更敏感),并在暴露皮肤处涂抹含避蚊胺(DEET)、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,衣物上可喷洒驱蚊酯(IR3535)等驱虫剂。

3、宿舍、教室、办公室等室内环境应安装纱窗、纱门,使用蚊帐(尤其夜间休息时),必要时可使用电蚊拍、灭蚊灯等工具灭蚊。

(二)清除蚊虫孳生地,切断传播链

蚊虫幼虫主要在积水容器中孳生,清除校园内外的积水是防蚊灭蚊的核心措施:

1、宿舍区域:及时清理阳台、窗台、花盆托盘、水桶、饮料瓶等容器中的积水,定期检查空调外机、地漏、排水沟等易积水处,保持干燥;废旧轮胎、闲置花盆等物品需倒置存放,避免积水。

2、公共区域:教室、图书馆、食堂等场所的清洁人员需定期清理绿化带中的落叶、杂草,疏通排水沟,确保雨水不淤积;操场、垃圾桶周边等区域避免堆放杂物,防止形成积水。

3、个人注意:不随意丢弃矿泉水瓶、易拉罐等容器,避免在室外留存积水(如晾晒的水盆、未盖紧的水缸等)。

(三)做好健康监测,及时就医报告

1、若出现突发高热、关节剧烈疼痛等疑似症状,应立即停止上课或工作,佩戴口罩前往医务室初步筛查,或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活动史和蚊虫叮咬史,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。

2、确诊患者需遵医嘱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,隔离期间避免被蚊虫叮咬(如使用蚊帐、室内灭蚊),防止病毒通过蚊虫传播给他人。

3、师生发现疑似病例或校园内蚊虫密集时,可及时向医务室或后勤部门报告,以便开展针对性灭蚊和防控工作。

(四)合理调整饮食,增强身体抵抗力

虽然饮食不能直接预防基孔肯雅病毒感染,但均衡营养、科学饮食可增强机体免疫力,降低感染后重症风险,具体建议如下:

1、保证优质蛋白摄入:蛋白质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建议每日摄入鸡蛋、牛奶、瘦肉(如鸡胸肉、瘦牛肉)、鱼虾、豆制品(豆腐、豆浆)等,帮助维持免疫细胞功能。

2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:维生素C(如橙子、猕猴桃、西兰花、青椒)可促进抗体形成,维生素A(如胡萝卜、菠菜、南瓜)有助于维护黏膜屏障(皮肤、呼吸道等防御蚊虫叮咬后的第一道防线),建议每日摄入300-500克新鲜蔬菜和200-350克水果。

3、补充抗炎、护关节的营养素:基孔肯雅热常伴关节疼痛,日常可适当食用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(如深海鱼、亚麻籽、核桃)、含硫元素的食物(如洋葱、大蒜、鸡蛋),帮助减轻关节炎症反应(注:发病后需遵医嘱饮食,不可替代药物治疗)。

4、保证充足水分摄入:高温天气易出汗,每日应饮用 1500-2000 毫升温开水,避免过量饮用含糖饮料或冰镇饮品,以防刺激肠胃影响消化功能。

5、注意饮食卫生:不吃生冷、变质食物,生熟食材分开处理,食堂就餐或外卖选择正规渠道,避免因肠道感染降低免疫力。

三、校园保障措施

1、医务室将加强对疑似病例的登记监测和管控,协助做好病例排查与转诊。

2、后勤部门将定期对校园公共区域(绿化带、下水道、垃圾桶周边等)开展统一灭蚊行动(如喷洒低毒杀虫剂、投放灭蚊幼剂),重点清理积水孳生地。

3、学校食堂将合理搭配膳食,提供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的菜品,保障师生营养需求。

4、学校将通过宣传栏、班级群等渠道持续普及防控知识,提高师生防范意识。

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,关键在于做好“防蚊、灭蚊、强体质、早发现、早治疗”。让我们共同行动,从自身做起,清除积水、防范蚊虫、均衡饮食,携手筑牢校园健康防线!

如有疑问,可咨询校医务室:[0771-5900825]

南宁学院医务室
发布日期:2025825





下一条:预防流感,一起行动